一、选择题
1.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 )
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
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
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
解析:选A 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清朝雍正年间,枢密院、三司、军机处因军事、经济、政治因素分别起了中枢机构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2.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政府精兵简政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D.国家权力的下移
解析:选B 明朝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明朝废丞相并非精兵简政,而加强君主专制是权力的上移,故A、C、D三项错误。
3.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
A.内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
C.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
解析:选B 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体现,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更能说明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故B项正确;内阁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给予他们多少权力,故C项错误;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4.明代史料记载:“内阁之职同于古相,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其事。如(大学士)高拱之经掌吏部等,俱出拟启事,入而调旨。”这反映了( )
A.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
B.内阁并不直接总理政务大权
C.内阁已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
D.六部演化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选B 题干论述的是内阁的职责,不涉及皇权问题,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中“主票拟而不身其事”“俱出拟启事,入而调旨”,可知内阁并没有直接总理政务的权力,故B项正确;内阁拥有部分的国事决策权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六部问题,故D项错误。
5.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
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
解析:选A 通过题干可知明朝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6.有学者认为,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据此推知,科举制( )
A.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
B.有利于社会重学重教风气的形成
C.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D.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
解析:选D 材料强调了科举制下士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教育风气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有关科举制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可知,无论科举做官,还是科举未做官者,都积极参与政治,故D项正确。
7.“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 )
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
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项错误。
8.清代人口由清初的不足一亿,到1850年已达到约四亿三千万。对于科举考试而言,从清初的顺治年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乡试的举人名额一般都在1 000到1 500名之间波动。这表明( )
A.清代人口总数的持续增长
B.考试制度逐步完善
C.科举制没有适应社会发展
D.社会的流动性增强
解析:选C 材料的主旨是清代科举制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在清代的不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科举考试的乡举,显然没有依据人口的发展而发展,故C项正确;科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自然就会减弱,故D项错误。
9.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语言。此举旨在( )
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
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
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D.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行政文书包括诸多民族文字,这样可以有效传达国家政令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10.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 )
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
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
解析:选C “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可知这是依据地方的不同情况而进行针对的管理,故C项正确。
11.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 )
A.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两朝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清两朝的监察制度,主要针对监察官员,而不是针对相权,故B项错误;“杜绝腐败”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行政与监察的关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罢御史台,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为百官表率,协同吏部考核官员,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都御史为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按行政区划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凡出巡的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可分别授予总督、提督、巡抚及经略等官衔,督抚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在组织上仍隶属都察院,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固定化。清雍正元年,为避免监察机构重叠,提升监察机关职能,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把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06年,迫于内外压力,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清政府拟定《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按行省分设二十二个道;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此外,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都察院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监察机构——五城兵马司被取消。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但其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先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院法》《议院法》等,都体现了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
——摘编自刘志勇《清末都察院改革:方案设计、改革结果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都察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得出地位进一步提高;据材料一“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提升监察机关职能”得出权力不断扩大(行政监察与司法监察并举);据材料一“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固定化”得出都察院官员由临时监察地方到固定化;据材料一“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得出监察职能日趋集中(科道合并、台谏合一);据材料一“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得出对皇权的制约日趋弱化。第二小问,据材料“按行政区划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为避免监察机构重叠,提升监察机关职能,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得出精简机构与冗员;据材料二“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得出注重提升监察官员的业务水平;据材料二“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得出司法检察权(司法监察)独立;据材料二“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得出都察院的改革与废除;据材料二“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得出通过立法建立民主监督体系(议会监察制度)及关注舆论监督。第二小问,据材料二“迫于内外压力”并结合清末严重的统治危机得出清末应对统治危机的需要;据材料二“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得出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据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得出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还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有识之士的推动。
答案:(1)趋势:地位进一步提高;权力不断扩大(行政监察与司法监察并举);都察院官员由临时监察地方到固定化;监察职能日趋集中(科道合并、台谏合一);对皇权的制约日趋弱化。
影响:强化了专制皇权;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提高了监察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
(2)变化:精简机构与冗员;注重提升监察官员的业务水平;关注舆论监督;司法检察权(司法监察)独立;都察院的改革与废除;通过立法建立民主监督体系(议会监察制度)。
原因:清末应对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推动;进步人士的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