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令鲁武公”表明周王权力仍在,但“废长立幼”违反了西周长期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鲁武公朝见宣王为履行了分封义务,故B项错误;长子括太子之位丧失表明失去鲁国国内的大宗地位,,故C项错误;社会等级发生逆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 【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对地方豪强进行打击,汉武帝的这一措施目的是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3. 【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D项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故A错误;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4.解析:A 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阅读理解题。材料的意思说明B项正确,A、C、D没有反映材料的思想。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6.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行政命令的传达,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汉中和安康应划入四川却划入陕西,制造地方行政管理的麻烦,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实行可能会扩大国家的疆域,但材料没有强调,故D项错误。
7. 【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见,元丰改制只是中央权力的重新分配,未涉及地方权力的调整,故A项不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有助决策的科学化,但对提高决策效率作用不大,故B项错误;“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所以掌控政事党的宰相权力很大,元丰改制后宰相权力分散三省,未能体现宰相权力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元丰改制减少大量的临时官职,中央官职得以规范化,故有助于政务运作的规范化,故D项错误。
8. 【答案】C【解析】
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9.【答案】C【解析】从材料“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中可以看出,雅典法律对公民资格的规定,这样就限制了公民权利的扩散,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阶级差别,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主与城邦特征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公民资格的限制,故D项排除。
10. 【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反映调节农民与商人的身份,故A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可见梭伦改革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中介绍梭伦改革的内容,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借助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对历史现象的概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更多地指导学生利用材料归纳历史观点。做此类题时,一是要读懂材料,二是要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才能作出判断。
11.解析:D 材料强调了法律的重要作用:治理国家、巩固统治,D项正确。A项不正确,罗马法可以缓和社会矛盾,而不是消除;B项错在“唯一”;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12. 【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说明了国家至上,而不是法律至上,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等信息可得出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法律的作用进行阐释,故C、D项排除。
点睛:材料“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是解题的关键。
13. 【答案】C【解析】根据“这既是第二帝国倾覆后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更是对大革命以来立宪经验教训系统总结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后,总结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通过各派政治力量博弈,最终通过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C正确;英国和德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不符合“这既是第二帝国倾覆后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更是对大革命以来立宪经验教训系统总结的产物”,排除D。
【导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第二帝国倾覆后”“大革命以来立宪经验教训”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B解析:美国诞生后,邦联体制不能解决美国面临的经济、债务和国家安全问题。强化中央政府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成为美国当务之急。新宪法的支持者要求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来保护和发展商业,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二项不能体现材料思想。
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
15.【答案】B解析:B 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B项正确。
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材料是反映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的问题而不是反映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输出而不是资本输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后来的一战期间而不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对中国商品输出的增加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日本把中国当成了商品倾销市场,即强调了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的问题,故本题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导师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其实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17.【答案】C解析:C 据材料“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
18【答案】D.解析:D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故D项正确。
19.【答案】D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A项错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的成立,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近代化,不是完成,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故D项正确。]
20.【答案】A解析:A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确定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的方针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土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苏维埃政权是1927年之后的事情,B、C、D三项错误。
21.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以及“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的信息说明国民党对于游击战争的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不出国共合作的信息,故A错误;B中完全放弃不符合事实;D中反共不符合材料主旨。
22.【答案】B解析:B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23.【答案】C解析:C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社会上先后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
24.【答案】A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它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生的,可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可排除C项;19世纪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可排除D项。]
25.【答案】C [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故选C项。
26.[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第(1)问,不同结合两者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条件来分析,依据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来分析。第(2)问,不同特点结合两国的革命道路分析,原因结合两国的国情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认为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拥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9分)
(2)不同特点: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10分)
(3)认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4分)
2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兼顾考查史学理论。正确解答本问的关键要紧扣“偶然与必然”主题,要运用材料所涉及的相关词汇,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 写作示例: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必然性)。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中国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偶然性)。(10分)
28.参考答案:
(1) 内容: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严酷的刑法;百姓可逐级上诉冤情;慎判死罪,经中央审定后才能定罪;宽省刑罚,删减死罪、漉罪等刑律中的条文。(8分)
(2)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同隋初的政治统治;刑律改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影响了后世的法律制度。(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