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解]
1.C。[A.wēi、wěi、wěi、wéi;B.qī、qí、qī、qí;C.jī、jí、jǐ、jì;D.shì、shì、shǐ、shì。]
2.C。[A殒—陨,璜—潢;B.奇—其,倍—备;D.冒—贸,继—既。]
3.B。[“干涉”着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干预”着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加以影响,语意较轻。“本来”表示按道理就该这样,强调先前本身的状况;“原来”侧重先前如此,表示原先的。两词侧重不同。“鞭笞”,用鞭子或板子打;“鞭挞”,鞭打,喻抨击。]
4.D。[“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己方;对象不当。“事后诸葛亮”,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谋的人;不合语境。“处心积虑”,蓄谋很久,费尽心机;褒贬失当。“泰然处之”,面对某种情况,安然自得,满不在乎;使用正确。]
5.B。[A项表意不明,“几个”应放在“代表”前;成分赘余,“一起”“共同”二者删去其一。C项结构混乱,把”由于”或“使”去掉。D项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
6.C。[制:结构式样。]
7.D。[A项前“于”,介词,“在”;后“于”,介词,“被”。B项前“其”,代词,“他的”;后“其”,副词,“大概”。C项前“乎”,介词,“于”;后“乎”,语气词,“啊”。D项中两个“而”,连词,表顺承。]
8.A。[意思: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
9.C。[②④⑤⑥四句都是直接表现梓人建大厦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①句是叙述梓人平时带什么工具,不带什么工具;③句是描述工人们拿着不同的工具围着梓人,属间接表现梓人作用。]
10.C。[错在“联想到梓人的方法值得天子学习”。]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那些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那些拿锯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后,在正梁上题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
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
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所担当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专心工作。观察了京城就了解乡野,观察了乡野就能了解各地,观察了各地就能了解全国。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重用他们,使(他们)并不感激自己的恩德;没有才能的人就辞退,停止他们的工作,也没有人会怨恨自己。只有这样做宰相的方法才真正掌握,全国各地也就能治理好了。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国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抬头仰望着说:“这是我们宰相的功劳呀!”后人也会根据史书记载的事迹仰慕地说:“这是那个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而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人们是不能列名的。宰相真是伟大呀!懂得这个道理的,只有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
我认为做木匠师傅的道理跟做宰相的道理相似,因而写了这篇文章并且将之保存起来。
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日“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12.(1)陆游(1分)(2)①不畏严寒,坚贞不屈;②比喻;③梅花纯洁、繁茂,漫山怒放(的景象)。[评分标准:本题5分。第①空2分,赋分重点为“坚贞不屈”,只答“不畏严寒”给1分。第②空1分。第③空2分,赋分重点为“纯洁”“繁茂”两个相似点,只答“怒放”给1分。若第②空未答出“比喻”,则第③空不计分。](3)柳诗传达的是作者思归的急切与愁苦;陆诗传达的是作者钟情梅花的沉醉与痴迷
13.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知来者之可追③信誓旦旦④脉脉不得语⑤江娥啼竹素女愁⑥何妨吟啸且徐行⑦但寒烟衰草凝绿
14.(3分)A。[B项中“三聚氰酸‘通过结晶可间接致癌”,原文无涉。C项中“被黑心商人吃过”与原文不符。D项中致病原因并未“彻底查清”。]
15.(3分)A。[前因推不出后果:我国食品业是否禁用三聚氰胺,关键看它被人吃了是否安全。]
16.①过量的三聚氰胺会间接诱发癌症。②三聚氰胺能在化验中冒充蛋白质,让劣质产品蒙混过关
五、(18分)
17.①闭锁严密;黯淡阴冷②a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b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线;c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18.①门内的一方阳光给大人孩子带来难得的温暖,令人惬意;②门内的一方阳光使母亲和她的孩子(还有爱猫)能团聚在一起,享受温情。
19.①a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成疾;b在苦难中竭力庇护自己的孩子;c愿自己与孩子永远相偎相依;d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②(示例一)认同。尽管母亲希望孩子记挂自己,但在有深爱的母亲心中,比自己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前程与幸福。文中观点表现了母爱的博大与无私。(示例二)不认同。母亲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无论孩子取得怎样的成就,真正懂得爱的母亲都应教育他们不能忘本。文中母亲的观点并不可取。
20.(示例)①“一方阳光”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含蓄地表达出作品主旨;②“一方阳光”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情事,成为全文的线索;③“一方阳光”给噩梦中的孩子以安全的呵护,增强了作品的意蕴;④“一方阳光”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⑤“一方阳光”,传达作品意旨形象传神,用语富有诗意。
六、(10分)
21.⑤②③①④
22.(略
七、(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