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A |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
B |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
C |
康梁等维新人士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 |
国人普遍接受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 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 000或10 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 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 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 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 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忠、孝、廉、节”
8.“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9.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与“忠孝”、“耕读”关联,不恰当的是( )
A.“忠”——世袭制 B.“孝”——宗法制
C.“耕”——农本观 D.“读”——科举制
10.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11.《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甲午中日战争 B.五四新文化运动 C.全面抗日战争 D.中华民国成立
12.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论”为社会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变化不大
C.变革救亡图存为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13.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央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
C.台海两岸已实现了自由通商 D.中国反对美国干预海峡两岸事务
14.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突出依法行政 B.对君权的制约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15.潘恩(1737—1809)在其《常识》一书中说:“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这一思想在美国宪法中主要体现为( )
A.三权分立 B.联邦主义 C.主权在民 D.共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