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及答案(6)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及答案(6)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8-11-20  【

  16.有学者指出,在陶片放逐法推行的70年内,雅典“领导人物的生涯是相当脆弱的,许多人最终落得不是流亡就是破产”。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政治精英深受排斥 B.形成完整政治运作体系

  C.公民掌握国家大权 D.注重民主政治体制维护

  17.15世纪前后的佛罗伦萨,“富有的商人和贫穷的艺术家在长老会议上平起平坐”,共同探讨古典文化的问题,社会各阶层人土参加的文化座谈会、沙龙使许多人对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表明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古典文化实现复兴

  C.平等理念已初步形成 D.人文主义逐渐流行

  18.据17世纪的一份报告记载,除开不能远航的小船之外,该国船只总数达6 000条。凭借这种毋庸置疑的优势,使其在17世纪执世界航运业之牛耳。这个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9.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和州的权力均取自人民,互不相属,各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这一规定体现了

  A.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联邦共和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20.1871年4月1日,巴黎公社宣布,无论是公社最高领导机构公社委员会的成员还是公社所属的每个工厂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选举产生。这一举措

  A.意在加强与民众联系 B.说明政府注重良好形象的维护

  C.保证了公社的革命性 D.赋予民众加强监督公社的权利

  21. 表3

  表3为1870年和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表(单位:%)。由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世界各国间依赖程度有所加强

  C.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D.世界各地的贸易差距明显缩小

  22.1954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许多州、边疆区和共和国的集体农庄在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后剩下来的粮食,不能满足集体农庄在公共经济的一切需要。”这表明当时苏联

  A.对农民征收赋税较重 B.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弊端凸显 D.农村存在着粮食短缺

  23.不结盟运动发起国的共同思想是在两大阵营和军事集团间保持和平中立;但在第一、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矛头主要指向法、英、葡等老殖民主义。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民族独立运动高涨B.两大阵营关系缓和C.殖民主义势力抬头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4.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作家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拥有更为杰出的法则。”巴尔扎克遵循的“法则”是

  A.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B.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C.对客观现实的尊重 D.悖离传统语言风格

  25.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6.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7.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29、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30、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1234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