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2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2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8-03-10  【

  21.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22.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C.项伯即入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3.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既来之,则安之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4.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25. 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6.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即入见沛公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见笑大方 冀君实或见恕也

  27. 与“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百思不得其解

  28.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

  29.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孙叔敖举于海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C.杀人如不能举 主人不问,客不能举

  D.戍卒叫,函谷举 兔起凫举

  30.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抢呼欲绝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 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千载谁堪伯仲间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 D.老者不堪其老而休也

  32.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

  C.克己奉公 D.与克期俱至

  33.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中绘殿阁,类兰若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

  34.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

  35. 与“弥天大谎”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

  36.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 B.其事体莫须有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7.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38.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D.内狼于囊

  39.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失期,法当斩 B.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40.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奇货可居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