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8年高考生物基础练习及答案(20)

2018年高考生物基础练习及答案(20)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7-12-27  【

2018年高考生物基础练习及答案(20)

  1.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项、D项正确。

  答案:B

  2.下列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B.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C.病毒侵入机体后进行DNA的复制

  D.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解析: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血清是血浆的一部分,因此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发生于内环境中;肝糖原分解发生在肝细胞中;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蛋白质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A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解析: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和Cl-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经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答案:D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使尿量减少

  解析:激素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但只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B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直接受血糖浓度的影响,还受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的支配,C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D错误。

  答案:B

  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

  B.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不断发生变化

  C.病毒可寄生在人体内环境中并进行增殖

  D.出汗过多使尿量减少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解析:选项A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选项B正确,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可以进行增殖。选项D错误,出汗过多使尿量减少属于机体内环境正常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答案:B

  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

  C.组织液可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仅血浆成分稳定,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A错误;糖原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一般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在人体内环境中,组织液的去路有两条,一条是渗回血浆,另一条是渗入淋巴,C正确;血浆与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

  答案:A

  7.如图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B.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细胞④可增殖分化为细胞⑤

  C.物质B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D.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②③④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细胞①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细胞④是记忆细胞,细胞⑤为浆细胞,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记忆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B正确。物质B为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发挥作用,C错误。图中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细胞②是T细胞,细胞③是B细胞,细胞④是记忆细胞,细胞⑤是浆细胞,其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答案:C

  8.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抗原入侵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下列有关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将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

  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

  C.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

  D.红细胞表面存在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

  解析:红细胞被破坏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会释放到血浆中;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抗体能吸附在红细胞表面,说明红细胞表面有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

  答案:B

  9.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黏膜疫苗可以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战”

  B.该疫苗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能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C.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T细胞合成特定mRNA分子

  D.该疫苗使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解析: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浆细胞本身不能与抗原结合,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结合,B错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分子的合成,C正确;接种的疫苗使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抗体,D错误。

  答案:C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