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安徽省合肥市质检)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
B.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循环往复,反复利用
C.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反复利用,B错误;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答案:C
2.(2016·天星教育大联考)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C既以B为食,也以A为食,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D以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的排泄物及遗体为食。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过A→C过程的供能比例为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A、B、C、D之间循环往复
C.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
D.A、B、C、D数量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解析:题干所述生态系统中C不一定是最高营养级,所以食物链条数不确定,A项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A、B、C、D之间单向传递,B项错误;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ax+10×10a(1-x),整理得y=100a-90ax,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D项错误。
答案:C
3.(2016·河北省联考)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全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杂草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无需除杂草
C.—般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
D.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解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农田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包括农作物、杂草等)固定的太阳能;杂草的存在能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复杂,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为了使生态系统的能量能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仍需要除杂草;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人类,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
解析:C
4.(2016·贵州省贵阳市期末试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再回到这个系统中来
B.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包括本营养级呼吸作用所散失的
C.一条食物链中,低营养级通常比高营养级含有更高的能量值
D.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少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因此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再回到这个系统中来,A正确;某营养级的同化量有三条去向:一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二是流向分解者,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B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一条食物链中,低营养级通常比高营养级含有更高的能量值,C正确;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D错误。
答案:D
5.(2016·宁夏银川市、吴忠市联考)下列有关物种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C.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环境中,由于无天敌存在,因此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会导致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同时还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也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一般来说,外来物种入侵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D
6.(2016·云南省昆明市测试)如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 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J/(cm2·a)
C.由A直接流向E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解析:由图可知A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0=80 [J/(cm2·a)],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则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A正确;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 J/(cm2·a),B错误;由A直接流向E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得到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错误。
答案:A
7.(2016·高考名校优化卷)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只能使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选项C错误。
答案:C
8.(2016·海南省七校联考)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以加快物质循环
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解析:合理搭配植物能增加物种的数目,提高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湿地微生物能将污水、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属于分解者;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能增加输入到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9.(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极地苔原,C错误;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捕猎等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答案:C
10.(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人
C.该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
D.分解者在该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作物,B错误;由图可知,该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分解者能分解农作物的残枝落叶、动物的遗体残骸等,其在生态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