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2、 《诗经•氓》中写道女子被弃后对儿时两小无猜感情的回忆的句子是:
“____, ___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3、 杜甫在《登高》中描写了所见峡江秋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4、 古人常用莲花来比喻君子不受环境影响的高洁品格。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明自己喜爱莲的这一品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5、 《屈原·离骚》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6、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张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47、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 , ________ 。”两句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8、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和营造紧张和激烈的环境氛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9、 杜甫《望岳》中,抒发诗人登到泰山之巅的感慨是: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0、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写诗人预案寄心于月追随友人而去的句子是:______, 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1、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表现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2、 李商隐《无题》中表现无尽思念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3、 李煜《虞美人》中将无尽的悲愁比喻成滚滚的江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4、 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虽死不改善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55、 苏轼《江城子》表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5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戍边将士在寒冷边关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5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望着友人远去不忍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58、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不为外物及进退所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9、 《诗经·氓》 中表现女主人公先是诉说自己婚后辛苦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指斥氓达到目的后就变得凶暴起来。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60、 杜甫《登高》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1、 苏轼《赤壁赋》中借潜蛟和嫠妇侧面描写洞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62、 李煜《虞美人》中有关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63、 杜甫《登高》中从落叶和长江两个方面渲染了壮阔、宽广的艺术境界的句子是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6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喻冬景的千古名句是: ____, 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65、 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国统治者攫取财富丝毫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一点也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66、 范仲淹《渔家傲》下阙开头“_____,___”两句,抒写边关将士远离家乡、有家难回的无限愁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7、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裕北伐的典故,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刘裕统帅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8、 杜牧《阿房宫赋》中,结尾体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