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一
P 甲×乙
↓
F1 灰体 灰体 黑檀体 黑檀体长刚毛 短刚毛 长刚毛 短刚毛
比例 1 ∶ 1 ∶ 1 ∶ 1
实验二
P 乙×丙
↓
F1 灰体 灰体 黑檀体 黑檀体长刚毛 短刚毛 长刚毛 短刚毛
比例 1 ∶ 3 ∶ 1 ∶ 3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或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35.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白色前体物质有色物质1有色物质2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 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 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 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 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 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