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考改革的探路者,上海市和浙江省昨天分别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除了按照国家要求对考试科目及方式进行调整外,上海合并了一、二批次录取,浙江则完全不分批次录取,两地同时表示将探索多次录取方式。多位专家认为,这对增加学生和高校自主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上海方案
考试科目
13科目纳入高中学考
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其中提到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此次,上海版高考改革综合方案中有了体现。
在高中学考科目设置上,上海从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考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13门科目。
13门科目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
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生可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考试次数
高中生只能参加一次
高中学考各科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各科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生只能参加一次。同时,逐步探索学考向不同年级学生开放、提供两次及以上考试机会的可行性。高中学考允许社会考生参加。
高中学考的自选3科
成绩将纳入高考成绩,因此等级划分成为关注重点。上海政策提出,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为基础,按照等第呈现为A、B、C、D、E五等,分别占考生总数的15%、30%、30%、20%和5%。
考试内容
外语将增加口语测试
2017年起,上海市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选的高中学考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高考成绩总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高中学考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高中学考成绩纳入高考成绩后,成绩怎么折算是关注焦点。此次上海市将等级性考试成绩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间的分差均为3分。
与此前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部分不同,上海的改革中增加了口语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其中较好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关于高考
录取方式
不分批次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和浙江版方案在高校招生录取科目要求上很相似。普通本科院校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2016年起,上海市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浙江省在录取时,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春季考试
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
上海市提出,2015年起,将上海市本科院校部分特色专业招生计划投放到春季考试招生中,设面试(或技能测试)环节。春季考试招生范围由往届生扩大到高中应届生,依据统一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或技能测试)情况录取。
□浙江方案
考试科目
7选考科目设有加试题
相对于上海,浙江的方案更简洁。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对于高考选考的3个科目,浙江版方案提出,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两年有效。
考试时间
外语及选考科一年两考
浙江高考方案中外语和选考科目都实现了一年两考。外语每年安排两次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另一次定于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两次,选用其中一次成绩。
高职考生可被多校拟录
浙江高考改革对单独考试招生进行了详细规定。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文化考试包括语文、数学两门,职业技能考试分17类,学生可自主选报1-2个类别。
在高职提前招生方面,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依据。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一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单独招生
□专家看法
放开春季招生利于多次考试
此前,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曾尝试春季高考,但目前仅上海仍在执行,而且上海的春季招生考试也存在规模降低、参与学生和学校少的情况,一度沦落为“落榜生的考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上海改革方案将春季招生从往届生扩大到高中应届毕业生,是为探索考生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创造机会。
录取批次调整不将学校分等
上海政策合并了一、二批次志愿录取,浙江则干脆“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立国认为,这凸显了学校专业的重要性。有些学校尽管在第二甚至第三梯队,但是专业好,就业好,就可以以高分录取到好学生。过去依靠学校名气录取高分考生,但专业建设并不好的院系,就会面临录不到好学生的情况。这意味着985、211学校会有所淡化。这避免了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也利于打破学校间的竞争。
高职多次录取有望扩至本科
浙江省高考方案中提出,高职提前招生,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自主选择一所录取高校。熊丙奇认为,此举在探索一档多投、学生多次选择、多次录取上迈出了一步。虽然目前仅局限在高职层面,但未来有望扩展到本科层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浙江在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上更为亮眼,“如果学生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学校可查阅,就有利于双向选择,传统方式更多依靠招生办调控,新方式令选择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