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重庆高考 >> 重庆高考化学模拟题 >> 2017年重庆高考化学:电化学及其应用

2017年重庆高考化学:电化学及其应用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4-14  【

考点一 原电池原理与化学电源

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解析:选D。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考点二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解析:选B。结合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装置,模拟“人工树叶”,故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b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在电解池中H+向a极(阴极)区移动,B项正确;右侧H2O→O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C3H8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3CO2→C3H8O,转移18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O2消耗 mol CO2,C项错误;a电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D项错误。

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______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2O-4e-===O2↑+4H+

(2)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3)PO H2PO或H3PO2被氧化

考点三 电解的计算

.在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

A.2.0 mol·L-1   B.1.5 mol·L-1

C.1.0 mol·L-1 D.0.50 mol·L-1

解析:选A。由于两极均可产生气体,所以阳极是阴离子 OH-放电得到O2,阴极是Cu2+和H+放电得到Cu和H2,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n(O2)=n(Cu2+)+n(H2),而n(O2)=n(H2)=22.4 L/(22.4 L·mol-1)=1.0 mol,所以n(Cu2+)=n(O2)=1.0 mol,c(Cu2+)=1.0 mol·L-1,原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K+)+2c(Cu2+)=2c(SO),所以c(K+)=2×2.0 mol·L-1-2×1.0 mol·L-1= 2.0 mol·L-1。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直流电5 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X电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_极。

(2)pH变化: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 min时,B中共收集224 mL(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体积为200 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若A中KCl足量且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答案:(1)负 (2)增大 减小 不变 (3)0.025 mol·L-1

(4)13

考点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例4.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解析:选D。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O2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A正确。d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B正确。若d为锌块,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Fe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C正确。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溶液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解析:选C。根据装置图判断,左边铁丝发生吸氧腐蚀,右边铁丝发生析氢腐蚀,其电极反应为

左边 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

右边 负极:Fe-2e-===Fe2+

正极:2H++2e-===H2↑

a、b处的pH均增大,C错误。

1.【2016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答案】B

2.【2016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电池的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

【答案】AD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K2FeO4为正极材料,正确;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为2FeO42 +6e−+8H2O =2Fe(OH)3+10OH−,错误;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

解质溶液浓度减小,错误;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正确。

32016年高考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铜棒的质量 B.c(Zn2+)

C.c(H+) D.c(SO42-)

【答案】C

4.【2016年高考四川卷】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Li+

【答案】C

【解析】 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正确;放电时,负极失去电子,B正确;充电时,若转移1mol电子,则石墨电极上溶解1/xmol C6,电极质量减少,C错误;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正极的逆反应,D正确。

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答案】B

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电池总反应式为:Mg+2AgCl=MgCl2+2Ag,正极反应为:2AgCl+2e-= 2Cl-+ 2Ag,负极反应为:Mg-2e=Mg2+,A正确,B错误;对原电池来说,阴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C正确;由于

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D正确。

7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答案】C

8.【2016年高考浙江卷】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 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nO2+2nH2O+4ne–=4M(OH)n

D.在M–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多孔电极可以增加氧气与电极的接触,使氧气充分反应,A正确;24克镁失去2摩尔电子,27克铝失去3摩尔电子,65克锌失去2摩尔电子,所以铝-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B正确;根据题给放电的总反应4M+nO2+2nH2O=4M(OH)n,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由于有阴离子交换膜,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错误;负极是金属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因为镁离子或铝离子或锌离子都可以

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说明应采用中性电解质或阳离子交换膜,防止正极产生的氢氧根到

负极区反应,D正确。

9.【2016年高考浙江卷】(15分)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 H2(g) CH3OH(g)+H2O(g)ΔH1=-53.7kJ·mol-1 I

CO2(g)+ H2(g) CO(g)+H2O(g)ΔH2 II

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醛的百分比

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

②H2O(l) H2O(g) ΔH3=44.0kJ·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

(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 极,该电极反应式是 。

【答案】

(5)阴 CO2+6H++6e-==CH3OH+H2O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