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山东淄博高三5月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各举一例即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解析:(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惩奸宄,即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即奖励耕织;尚军功,即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即重农抑商。 (2)依据材料“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等。
答案:(1)措施: 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
(2)评述: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
2.(2015·江西九江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班固《汉书》
材料二 “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之制,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并’。但当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划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一时收效。”“可以知道当日的政治家确能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精义,六管都是民间的‘公共用具’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贾豪民去做,贫民必受他们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主张把这种‘公共用具’一切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那是无可疑的了。”“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根据胡适《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
(1922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并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王莽改制 。(1)概括材料一的内容总结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为否定态度,列举材料一中对王莽及其改制的评价加以说明即可。(2)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胡适对王莽改制是持肯定态度;第二小问,从班固和胡适的阶级立场、时代需求及思想目的等方面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
答案:(1)态度:总体上持否定、贬斥态度。说明:认为王莽表里不一、骗取名望;非法获得政权,即外戚专权;王莽统治及改革对当时社会造成了深重的危害。
(2)态度:肯定与理解。
原因:班固以正统史观和道德观为标准来评价王莽及其改制;胡适更多的是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形势出发来理解王莽及其改制。
3.(2015·江苏淮安高三年级高考模拟)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封建学者把他看作‘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褰慢上,荫贼害物,众所共知……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是人也。
——摘自吕诲弹劾王安石的奏章《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三 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