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重庆高考 >> 重庆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重庆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7

2016重庆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7

中华考试网  2015-10-12  【

  一、选择题1.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解析 兴起到全盛期间的发展从时间上推断是永安建制;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故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2.图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干涉

  B.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C.与清政府联合对外

  D.反侵略以求民族独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辨析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是运动的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这是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对的是清政府,故C、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3.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解析 章太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根据“唱词”可以了解到,他站在汉民族立场上,称赞洪秀全排满革命,认为曾国藩为满族效力,是“汉奸”。

  答案 B

  4.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实现“耕者有其田”

  C.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D.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答案 D

  5.《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解析 从摘录的材料中能体现出对西方近代先进交通工具的仿制,可见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洪仁“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的结论。故题干对《资政新篇》的理解和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只是提供的材料不充分而已。

  答案 A

  6.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太平军将领的行动说明他们开始转向腐化堕落,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A、C两项表述错误,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

  答案 B

  7.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土地之饶”、“庸奴误国”、“拯斯民于水火”等信息,可判断A、B、D三项正确。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8.“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这段文字说明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权臣的逼迫 B.人民的反抗

  C.外敌的侵略 D.皇族的倾轧

  解析 在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清帝决定退位,分析这应该是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根据所学,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的逼迫,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

  答案 A

  9.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A.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 考查考生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比较能力。185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是辛亥革命,一是农民战争,一是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C

  10.2012年9月,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全景式再现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在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获得三项大奖。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进程”的是(  )A.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治

  C.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不是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完成的。D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答案 A

  11.有人说:“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这里的两个“时代”分别是指(  )A.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君主专制、人民民主

  C.近代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

  D.闭关锁国、改革开放

  解析 辛亥革命埋葬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主义,由此排除A项;近代工业化开启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闭关锁国被埋葬的标志是鸦片战争,排除D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B.湖北军政府继承了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相同

  D.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解析 注意两个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胡”(指满族),这是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故选D项。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非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阶级立场不同,革命事业的目的就不同,所以说资产阶级继承农民阶级事业不通,排除B项;阶级属性决定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是不同的,排除C项。

  答案 D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