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实,冷战的理论基础就是前不久刚刚去世的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理论”,即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时刻准备使用武力“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较脆弱地区”,制止苏联扩张。从其含义上来说,冷战既是指1946年开始的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动用武力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又是被用来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过去的联盟关系转向冲突,其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冷战的特征一是涉及范围广泛,二是不直接使用武力,三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孔寒冰《冷战并没有真结束》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大阵营冲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特点和影响。
解析 第(1)问,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分析。第(2)问,直接回答出美国和苏联各自采取的措施即可。第(3)问的“特点”要从范围、方式等方面总结;“影响”要从力量的对比、世界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背景: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争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等。苏联:经互会、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
(3)特点:范围广、非武力、军事实力为后盾。影响: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引发美苏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对方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进行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护苏联安全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确定有利的苏联边界、建立苏联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苏联考虑战后安排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苏联有关战后安排的设想和规划》
材料二 杜鲁门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苏联的“优势地位”在战后是否确立了?战后世界格局是什么?美国针对此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4)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
解析 第(1)问,先判断,然后结合“冷战”回答。第(2)问,主要提取材料中的“杜鲁门”“援助希、土法案”等信息回答。第(3)问,中美关系回答出敌对到缓和即可。第(4)问,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回答。
答案 (1)没有;雅尔塔体制;“冷战”政策。
(2)政策:杜鲁门主义。
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给当时国际关系带来紧张不安因素。
(3)“冷战”政策导致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缓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4)应采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一方面美苏冷战使双方展开了高昂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又应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