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解析 在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南斯拉夫采取了不结盟的政策,即不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结盟,实行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外交政策。
答案 D
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尼克松说的“他们”指的是( )A.中国和苏联 B.苏联与东欧
C.欧共体与日本 D.不结盟运动
解析 题干材料显示的是在经济领域与美国进行竞争,再结合时间“1971年”,可以判断是欧共体和日本,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局面,故选C。七十年代的中国、东欧和不结盟运动,都无经济实力与美国相抗衡,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3.《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解析 材料中的“欧洲观念”是指欧洲成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经济、政治的联系,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B项错在“彻底消除”,C项错在“完全摆脱”,D项错在“超过”,皆排除。
答案 A
4.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这表明( )A.世界形势是和平与动荡并存
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
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说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是影响国际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
答案 D
5.海军少将杨毅说:“美国当局最近不断放出风声,美国可能在近期向台湾出售军事装备,我认为,中国再也不能像侯宝林相声中所描绘的那样,提心吊胆地被动等待楼上邻居‘第二只鞋子’掉下来,而是要积极作为,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你认为杨毅说此话的理由有(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 中国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 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 B.
C. D.
解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作为,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的原因很多:是经济方面的因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但与美国仍不能相抗衡;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是制约美国霸权主义的一股重要力量。中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说法存在问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状态,故而排除。
答案 B
6.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解析 60年代是两极格局时期,印度的崛起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同时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D。本题各选项中A、B两项与材料明显不符;C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指美、欧(欧共体)、日。
答案 D
7.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 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C.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解析 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主要是在苏联解体后,题干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带来的变化,故选D。
答案 D
8.储昭根在《欧洲小国的欧盟大舞台》中写道:“而只有创造了团结与共识,欧洲的一体化才能加速进行,在欧洲融合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欧盟的地位,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这表明欧盟的重要目的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加强团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C.与中国等新兴国家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解析 欧盟成立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加强欧洲国家间的联合与团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故选B。A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欧盟成立主要是针对美苏国家,排除C;D项错在“政治利益”,应该是经济利益,排除。
答案 B
9.下表为“1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时 间 1980年 1993年 日本 9 201 39 066 美国 4 813 27 660 苏联 492 ——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直接国际因素”和关键信息“1993年”,再结合苏联贸易额到1993年为零,很容易想到苏联的解体,也就是两极格局的瓦解,故选C。A、D两项是国内原因;世界多极化处于形成阶段,不能说形成,排除B。
答案 C
10.奥巴马曾表示,“美国不寻求遏止中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已经主宰了世界的发展
B.美国希望与中国共同合作,主宰世界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政策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在当今多极化政治形势发展下,美国在寻求政治伙伴的无奈之举,故C项理解正确。“中国主宰世界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奥巴马并非寻求与中国共同主宰世界,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永不称霸,故B错误;中美两国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仍有分歧,故D中的“放弃了”有误。
答案 C
11.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解析 本题可通过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综合归纳进行分析。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本题政治主题无关;D项说法错误,世界多极化仍在形成过程中,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项。
答案 B
12.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徐坚认为:“由数量众多的国家组成、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中间力量层正在崛起和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型结构”使得世界稳定性大大降低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一超”局面已不复存在
C.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D.“新型结构”是指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就是多极化的发展,题干材料所说的“新型结构发展”就是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多极化的发展能使世界稳定性大大增强,排除A;当今世界局势,“一超”局面仍然存在,排除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未建立起来,排除C。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