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基础训练(二)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基础训练(二)

中华考试网  2016-10-27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秘鲁 辟谣 刚愎自用 奴颜婢膝 B.露富 绿林 碌碌半生 戮力同心

C.羁绊 稽首 激浊扬清 积重难返 D.膻味 潸潸 删繁就简 煽风点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眼眶 一幅画 坚如磐石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B.树荫 辍学 徇私舞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亵渎 更迭 闲情逸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观摩 毗邻 钟灵毓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的纽约、洛杉机、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B.火星被人们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但科学家们至今未能解释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而火星上却荒凉一片?

C.本届美国大选投票,是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上午8时开始(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上9时),美国东部时间2日晚上8时截止(北京时间3日上午9时)。

D.这场音乐会正如谭盾所言,“给观众带来的不是一张真正的地图,而是一张寻找根源的地图,在里面你能找到让心灵回家的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这一高科技领域,我们尚需邯郸学步,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产品。

B.尽管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一些单位的人才至今还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C.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以为是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都不以为然,觉得对这些问题不必较真,学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赢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B.由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就今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种种疑弊,提出的陈水扁、吕秀莲“当选无效”诉讼,4日被台北“司法机构”以“原告无法举证”为由正式驳回。

C.北航的教师认为,10万元年薪虽然很高,如果应聘者能够在学科前沿做出一流的成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D.据测算,东北黑土区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二亿立方米以上的黑土流失,致使一些河段淤积,河床高出地面一米多,成为“地上悬河”。

6、将①-⑤句填入段间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发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人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诗中说“相看”,又说“两不厌”,据此分析,说说这首诗在写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清人沈德潜以为此诗能“传独坐之神”。请就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四小题)(8分)

(1) ,不成器;人不学 , 。(《礼记·学记》)

(2)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4)智者千虑, ; ,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苏轼《赤壁赋》)

9、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在横线上填上可概括消息主旨的句子。(4分)

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口资源强国》指出:

,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关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水平分类的综合评价指标,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的,都属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到43%,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只有3.19%。

10、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完整。(4分)

红色,如冬日里的太阳,发生光和热,给人带来温暖;绿色, ,

, ;蓝色, , ,

;黑色,如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秘和未知,引人不断探索。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B 6、C

7、(1)“相看”、“两不厌”,是指诗人看山“不厌”,山看诗人也“不厌”,可见敬亭山已经被诗人人格化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2)作者在诗歌中把人与山等同,使有心与无心相知。在诗人的眼里,只有面前的敬亭山才与自己脾性相合,相对,相知,自己才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现实的深深失望和难觅知音的无限孤独。

8、略

9、、中国仍属于教育欠发达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10、绿色,如沙漠里的清泉,蓄满活力与生机,给人带来希望。蓝色,如无边的大海,隐藏着能量与宝藏,使人渴望开发。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