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椭圆的定义中只有当距离之和2a>|F1F2|时轨迹才是椭圆,如果2a=|F1F2|,轨迹是线段F1F2,如果2a<|F1F2|,则不存在轨迹.
2.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表达式,但总有a>b>0,因此判断椭圆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要看方程中的分母,焦点在分母大的对应轴上.
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一般是先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进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计算;如果不能确定焦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求解,一是分类讨论,二是设椭圆方程的一般形式,即mx2+ny2=1 (m,n为不相等的正数).
4.在与椭圆有关的求轨迹方程的问题中要注意挖掘几何关系.
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椭 圆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知识梳理
1.常数 椭圆 焦点 焦距 线段F1F2 不存在
2.+=1 (a>b>0) F1(-c,0),F2(c,0) 2c +=1 (a>b>0)
作业设计
1.D [∵|MF1|+|MF2|=6=|F1F2|,
∴动点M的轨迹是线段.]
2.B [由椭圆方程知2a=8,
由椭圆的定义知|AF1|+|AF2|=2a=8,
|BF1|+|BF2|=2a=8,所以△ABF2的周长为16.]
3.D
4.B [|a|-1>a+3>0,解得-3b>0).
∵2a=10,∴a=5,又∵c=4.
∴b2=a2-c2=52-42=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2a= +
=+=2,
∴a=.
又∵c=2,∴b2=a2-c2=10-4=6.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11.解 ∵|PM|=|PA|,|PM|+|PO1|=4,
∴|PO1|+|PA|=4,又∵|O1A|=2<4,
∴点P的轨迹是以A、O1为焦点的椭圆,
∴c=,a=2,b=1,
∴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1.
12.C [由椭圆方程得F(-1,0),设P(x0,y0),
则·=(x0,y0)·(x0+1,y0)=x+x0+y.
∵P为椭圆上一点,∴+=1.
∴·=x+x0+3(1-)
=+x0+3=(x0+2)2+2.
∵-2≤x0≤2,
∴·的最大值在x0=2时取得,且最大值等于6.]
13.解 以BC边所在直线为x轴,BC边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则B(6,0),C(-6,0),CE、BD为AB、AC边上的中线,则|BD|+|CE|=30.
由重心性质可知
|GB|+|GC|
=(|BD|+|CE|)=20.
∵B、C是两个定点,G点到B、C距离和等于定值20,且20>12,
∴G点的轨迹是椭圆,B、C是椭圆焦点.
∴2c=|BC|=12,c=6,2a=20,a=10,
b2=a2-c2=102-62=64,
故G点的轨迹方程为+=1 (x≠±10).
又设G(x′,y′),A(x,y),则有+=1.
由重心坐标公式知
故A点轨迹方程为+=1.
即+=1 (x≠±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