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安徽高考 >> 安徽高考地理模拟题 >> 2017年安徽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八)

2017年安徽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八)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3-13  【

6.决定该国公共住房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B.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C.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D.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区主要沿公共交通沿线分布,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断该国公共住房区布局时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

答案:C

(2016·太原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

答案:A

8.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解析: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C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常住人口为8 041.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内共减少287.2万人,减幅为3.45%。

材料二 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的11.34%,规模最大。

(1)说出10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减少人口的主要去向及拉力。

(2)简述人口流动对四川省的影响。

(3)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请你给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10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籍民工到省外务工人数不断增加。四川籍民工主要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第(2)问,注意题目只要求回答对人口流出区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影响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第(3)问,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主要原因:到省外务工。

主要去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拉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2)促进了人口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3)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保护网络;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政府政策扶持和帮助等。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