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税务师 >> 涉税相关法律 >> 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税务师《涉税相关法律》备考练习及答案(十二)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20年5月8日]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既遂。结果犯的犯罪既遂,指行为人实施终了《刑法》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并且犯罪行为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危险犯以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的出现,作为区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犯罪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的,即使没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也构成犯罪既遂。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行为犯的犯罪既遂,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法定的犯罪行为。所以选项C说法正确。举动犯的犯罪既遂,不要求犯罪行为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实际危险,甚至也不要求犯罪实行行为实施完毕,只要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犯罪即告完成并完全符合犯罪构成。所以举动犯不存在犯罪未遂。选项D说法正确。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追诉时效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本题中最高法定刑是10年,追诉时效是15年,到2017年3月以后不得追诉。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追诉时效的规定。按照《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本案中张某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为逃避侦查而逃匿,所以本案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的主观方面。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所以选项B、D说法错误。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责任的承担。决定和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年龄、精神状态等。成年人,如果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选项A、B错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应当。所以选项D错误。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未完成形态。甲持刀要杀害乙,其主观的心理状态是故意杀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乙的哀求放弃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刑法的解释。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三种。立法解释,即由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

2、【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犯罪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据此可知,疏忽大意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因此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据此可知,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到,因此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一种有认识的过失。所以选项A、C正确。

3、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实质的一罪。选项A、D、E属于处断的一罪。

1 2
责编:jiaojiao95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