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件
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5 点:1 木构架体系,2 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3 建筑物等级,4 院落式布局,5 山水式园林。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2、下列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成为“坛”
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成为庙
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
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坛庙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庙,以及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如孔庙。坛是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庙是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孔庙有其独特的形制,全国基本上是同一模式,所不同的是尺度与地方手法。曲阜孔庙,主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九间殿,黄琉璃瓦,同保和殿规制。
3、下列关于“工艺美术运动”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兴起于 17 世纪末期
B:热衷于表现自然材料的美
C:主张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
D:代表人物是凡·德·费尔德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19 世纪 50 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工艺美术运动”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是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他们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在建筑上则主张建筑“田园式”住宅,代表建筑为“红屋”。
4、下列关于建筑中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剧院、体育馆一般为集中式的人流疏散
B:医院、商店一般为连续式人流疏散
C:学校教学楼、展览馆为连续式和集中式人流疏散
D: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以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为依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人流疏散大体上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一般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的(剧院、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则属于两者兼有(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紧急情况下,不论哪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都会变得集中而紧急,因此,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应考虑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问题。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易发的五大灾种的表述,哪组是正确的?( )
A:地震、火灾、风灾、洪灾、地质破坏
B:地震、火灾、风灾、雷暴、地质破坏
C:地震、火灾、风灾、雷暴、冰灾
D:地震、火灾、风灾、洪灾、旱灾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6、下列关于建筑抗震策略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
B:应考虑建筑重要性以确定抗震设防烈度
C:在遭遇基本烈度地震情况下建筑不坏
D:在遭遇罕遇地震烈度情况下建筑不倒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的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自 2008 年 7 月 30 日起施行)规定根据建筑物功能的重要性将抗震设防标准分成甲、乙、丙、丁 4 个类别。《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第七号,自 2009 年5 月 1 日起施行)第三条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自 2010 年 12月 1 日起施行)明确新建工程“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思想。城市综合防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
7、下列关于建筑材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在框架结构建筑等工程中应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
B:空心砖、多孔砖是积极推广应用的砌体材料
C:建筑结构材料在建筑中起主要维护作用
D:建筑的隔绝材料应具有隔热、隔声、防水、保温等功能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建筑材料按功能分为 4 类:1 建筑结构材料,在建筑中承受各种荷载,起骨架作用;2 维护和隔绝材料,这类材料应具有隔热、隔声、防水、保温等功能;3 装饰材料,除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同时保护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4 其他功能材料,如耐高温、抗强腐蚀等特殊材料,多用于特种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根据节能要求,规定在框架结构建筑等工程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应用空心砖、多孔砖及其他新型墙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