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它是对被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元无一遗漏地加以调查,以掌握被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的过程。抽样调查的本质特点是以部分来说明或代表总体。这样,所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就成为抽样调查的一个关键,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程度大,通过这样的样本调查而获取的资料就能较好地说明和代表总体特征,反之总体特征就得不到较好切合实际的说明。个案调查可以以一个家庭,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件事情。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单位,收集与它有关的一切资料,详细地描述和分析它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描述和分析它的内在与外在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同类似的个案相比较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考点:
1.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根据调查涉及的范围和对象,调查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确定研究的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3.收集资料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其中问卷法是现代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有两种类型,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
4.经验研究法
主要有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其中社会实验法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济研究法。
5.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功能分析法。
(2)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和说明性分析。统计量包括:频数、频率、公数值、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第7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疑会引起生产和劳动结构的变动,使用新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新的材料、改善经营管理,都会更加节约劳动力而引起一部分劳动力失业。由于自然界的条件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也会产生就业波动,至少会有季节性的失业。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的人口过度增长对就业水平影响很大。
考点:
我国目前最严重、最基本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由此直接衍生其他问题,如劳动就业、青少年犯罪、老龄化、贫穷、知识分子问题、婚姻问题、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问题、城乡发展与建设问题、官僚主义问题,即10大社会问题。
1.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社会。老龄化与出生率成反比。
2.就业
就业是指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贫穷
贫穷是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手段的状况存在时的现象。
4.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社会问题,产生原因来自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
第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此题表述生态学的起源。选项中A、B、C不够全面。选择D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等。
考点: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经济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
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所研究的“生物系统”的一部分内容,加上它们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即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第9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选项B中已包含D选项的意思,D不够全面、准确。
考点:
包括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研究,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的研究,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平衡的研究。
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的交接界面所组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所需能量。
酸雨形成:燃烧释放的CO2、SO2、N2O、固体颗粒、重金属,排入环境。
种群:指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平衡阈值:生态平衡失调是外干扰大于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的结果和标志。不使生态系统丧失调节能力或未超过其恢复力的干扰及破坏作用的强度称之为“生态平衡阈值”。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地球上的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是在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聚变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考点:
1.生产功能:生物生产、非生物生产。
2.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大功能类群顺序流动;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一次流过,不能循环逆转;能量沿生产者、消费者顺序逐级减少。
能源结构是反映国家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一次能源用于发电的比例是反映城市能源供应现代化水平的两个指标。
3.物质循环: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物质流缺乏循环,物质循环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4.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即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行为信息之间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