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按国家现行规范,住宅建筑分为4类:
1.低层住宅:1~3层;
2.多层住宅:4~6层;
3.中高层住宅:7~9层;
4.高层住宅:10~30层。
6、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位置,服从于( )的需要。
A.建筑形式与使用人数
B.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
C.建筑结构形式
D.建筑空间的体量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交通联系空间要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宣简单明确,不宜迂回曲折,同时要起到人流导向的作用;有时还因有其他功能,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满足防火的要求。
考点: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但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深入研究这三部分空间的关系,寻找其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则可将复杂的关系条理化、秩序化,并能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种设计中的矛盾。
以上三类空间中,空间的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主要部分之间、次要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外之间,均是靠交通联系来进行组织的。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及枢纽交通3种空间形式。
7、从水平性质来说,下风部位受污染的程度与该方向的风向频率成( ),与风速大小成( )。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反比
D.反比;正比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有害气体和微粒对邻近地区空气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污染,污染程度与风向频率及风速有关。风速大可以吹散气体和微粒,对下风向影响减少;风频却加大下风向受影响的机会。
考点:
1.太阳辐射:其强度与日照率在不同纬度地区存在差异。建筑日照间距直接影响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各项用地指标。
2.风象:风向、风速、污染系统是影响场地的3个主要参数。
3.气温:通常指高出地面1.5m处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需掌握常年绝对最高温、绝对最低气温、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等。
4.降水量:落在地面上的雨、雪、和冰雹等水质物,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等损耗聚积在水平面上的厚度。一般需掌握平均年降雨量、暴雨持续时间、最大降雨量、初终雪日期、积雪最大厚度、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
8、进行竖向设计时,确定标高需考虑四个主要因素,下列( )答案正确。
A.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考虑建筑物朝向
B.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C.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建筑物朝向;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场地设计标高确定要考虑防洪、排洪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地下水,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段不宜挖方;场地要考虑内外道路、铁路连接,避免大挖大填。
考点:
1.选择场地平整方式和地面连接形式
场地的平整方式主要有3种,即平坡式(<3%)、台阶式(>8%)和混合式。不同高程地面的分隔可采用一级或多级组合的挡土墙、护坡、自然土坡等,其交通联系可以用台阶、坡道、架空廊等形式解决。在确定场地平整方式和地面连接形式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2.确定场地地坪、道路及建筑的标高
确定设计标高,必须根据用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的错层等使用要求和基础情况,并考虑道路,管线的敷设技术要求,以及地面排水的要求等因素,本着减少土石方量的原则来进行。
3.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应根据场地的地形特点划分场地的分水线和汇水区域,合理设置场地的排水设施(明沟或暗管),做出场地的排水组织方案。其中还应特别注意防洪、防山洪的要求。
4.土石方平衡
计算场地的挖方和填方量,使挖方、填方接近平衡,且土石方工程总是达到最小。
9、建筑隔热的主要手段中下列( )构造做法不妥。
A.采用浅色光洁的外饰面
B.采用遮阳--通风构造
C.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
D.东外墙开大窗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隔热主要针对西晒、东晒、顶层房间而采取的方法,还可以考虑利用绿化植被隔热。
考点:
1.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应了解以下概念:
(1)建筑模数;
(2)基本模数;
(3)扩大模数;
(4)分模数;
(5)模数数列。
2.民用建筑组成构件
竖向的基础、墙体、门、窗,水平的屋顶、楼面、地面,交通联系的楼梯组成了“8大构件”。
3.影响构造的外因
(1)外力作用;
(2)自然气候;
(3)各种人为因素。
4.构造方法
(1)防水构造:涉及地下室及屋顶。
(2)防潮构造:涉及勒脚与底层铺地、地面、地下室。
(3)保温构造:室内采暖气温一般为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