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城乡规划师 >> 规划原理 >> 复习辅导 >> 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备考知识点:主要专项

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备考知识点:主要专项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1月31日 ]  【

  19、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工程性。

  20、防灾标准与对策 a:城市防洪防涝标准:

  b:抗震标准:分类:按发生原因分陷落、火山、构造、人为;按震源距地表深度分浅源、中源、深源;

  按所在地距震中分地方性、近、远、很远地震。两种指标分类法:按地震烈度分12个等级,6度为设防分界,地震震级划分。 c:城市消防标准: (1)道路消防要求:建筑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超过220米,设消防通道。沿街建筑连接街道与内院的通道间距不大于80米,消防道路宽度大于3.5米,净空不小于4米,尽端式回车场不小于15乘15米。(2)建筑消防间距:多层之间:6米;多层与高层:9米;高层之间:13米。)建筑消防间距:多层之间:6米;多层与高层:9米;高层之间:13米。(3)建筑设计要求:高层建筑主体有不小于四分之一周长的防火面。d:城市人防标准:战时留城人口占30%-40%,按人均1-1.5平方米建设工事。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2%或建筑总投资6%设人防工程。

  21、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

  1)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堤墙、排洪沟渠、防洪闸和排涝设施组成。当堤顶设放浪墙时,提顶标高应高于洪水位0.5米以上。排洪沟的弯道半径不得小于5倍的设计水面宽度,安全超高为0.5米。

  2)城市抗震设施

  避震和震时疏散:就地、中程(1-2公里半径内)、远程。

  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15米,为城市干道。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应有2条不经过市区的过境公里,间距大于20公里。

  疏散场地:6度设防区,人均1平方米;9度,人均2.5平方米;(远离火灾,地势较高,无崩塌、地裂、滑坡危险,易于供水供电的区域。

  3)城市消防设施

  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消火栓、水池、望塔。

  消防站:一级:6-7辆车,占地3000平方米。

  二级:4-5辆车,占地2500平方米。

  三级:3辆车,占地2000平方米。

  微型:3辆车,占地200平方米。

  布局:责任区4-7平方公里,接警5分钟到达。港口城市设水上消防站,大企业设专业消防站。消防车要进出方便,与医院、学校及人流集中建筑保持50米以上距离。确保自身安全-与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生产储运点间距200米以上,且位于上风向或侧风向。

  消防栓设置:沿路设置,靠近路口,间距不大于200米,道路宽度大于60米时,双侧设置,消防栓距

  离建筑大于50厘米,保证消防车通道的建设。

  4)人防工程:避开重要军事目标,距离危险品设施50-100米,距离生活地点小于100米,布局要面上分散,点上集中,有重点的组成群体,便于开发利用。主要工程:指挥所、医疗救护专业队、后勤保障、人员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5)城市生命线系统

  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

  保证设施建设的高标准、地下化、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设施的备用率。

  2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活动性冲沟、滑坡、岩溶、地震断裂带等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不适于进行修建活动。特殊需要时,要严格、可靠措施。

  23、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24、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内容

  25、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1)概念: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指通过视觉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

  2)内容

  3)原则:舒适性、审美、生态环境、因借、历史文化保护、整体性原则。

  26、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泛指地上地下有形遗存无形文化积累,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纠错评论责编:ouhaiho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