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教育理论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5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解析:教育学第八章

来源:考试网  [ 2015年10月19日 ]  【

  考点一:德育组成、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 __________ 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答案】思想道德品质(或道德)

  【解析】要记住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纪教育。在学习德育内容和德育任务时要与德育的组成结合起来掌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注意:在新教材中,法纪教育在德育的组成中被删除了,但是在德育内容和德育任务中仍可以看到这部分内容。

  例2(2011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答案】错误。

  德育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形成发展过程;德育过程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目标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错误防范】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简称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教育,而教育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考点二:德育任务和德育内容。

  例3(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解析】针对德育的组成来记忆德育任务,即(1)是政治教育,(2)是思想教育,(3)是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错误防范】该部分内容还可以考德育的内容。其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6)民主和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9)生态教育。这部分的记忆要与德育的组成结合起来掌握。上述(1)属于政治教育,(2)、(7)属于思想教育,(5)、(6)属于法纪教育,(8)属于道德品质教育。

  例4(2007年统考试题)

  针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能源、环境等危机,对学生进行的旨在树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观念的教育被称为(  )。

  A.生命教育

  B.自然教育

  C.环境教育

  D.生态教育

  【答案】D

  考点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例5(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参考答案】(1)知指品德认识,情指品德情感,意指品德意志,行指品德行为习惯。

  (2)知、情、意、行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可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顺序。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答案】D

  例7(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的认识规律决定的。德育内容、方法不会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德育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青少年可塑性强、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常表现为品德水平时高时低,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

  (3)每一次反复都不是前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

  【解析】这里考的是一条德育规律。对此做三点解释:第一,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求德育内容和方法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第二,从受教育者来看,他们不成熟;第三,教育应该如何做——抓反复、反复抓。

  【错误防范】在德育过程部分,至少有两种考试题型。

  第一种是论述题,除了这道题外,较容易考的是“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该题的答案可以概括为6点:(1)知是什么——知是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2)情是什么——情是指品德情感,它是伴随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3)意是什么——意是指品德意志,是学生在产生品德行为过程中自觉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4)行是什么——行是指品德行为习惯,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5)一般的发展顺序是什么——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而形成、发展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6)实际顺序是什么——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顺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1 2 3
责编:xiejinyan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