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博物馆施工现场内,该项目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工程。工程占地面积5万m2,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m2,博物馆主体建筑高40m,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施工现场设置了一个出入口,在施工现场设置有环形临时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为4m,并设置有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在建博物馆东侧8m处为可燃材料堆场,西北侧12m处为固定动火作业场所,西侧6m为临时宿舍办公区。消防车道均位于在建工程与可燃材料堆场、固定动火作业场所、临时宿舍办公区之间。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为东北风。
施工现场内搭建了供人员住宿的临时用房,临时用房为四层,每层建筑面积约为350m2,分隔为7个房间作为员工宿舍使用。房间单面布置,其疏散走道宽度为0.9m,在临时用房的中部设置有一部疏散楼梯。
某日该市风力五级,工程项目部经理李某雇佣农民工张某和孙某进行电焊作业,由安全员王某监护,未办理动火票证。施工过程中王某接到项目部电话临时离开,由张某和孙某继续施工。下午三点十分,电焊产生的火花将临近的裸露可燃物引燃,张某和孙某寻找灭火器未果,火势发展迅速,于是张某在用手机给王某打过电话后与孙某逃离现场。最终火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该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2.该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存在哪些不妥之处?指出正确做法。
3.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施工现场哪些建筑物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4.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用房存在哪些问题?
5.在该次动火作业中存在哪些违规之处?
二、答案与解析
1.该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答案】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均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标准。
【解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
第十三条 下列范围的单位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国家和省级等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本规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2.该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答案】(1)施工现场设置了一个出入口不妥,应设2个,并布置在不同方向。
(2)可燃材料堆场距在建博物馆间距为8m不妥,临时消防车道位于可燃材料堆场与在建工程之间,临时消防车道距在建工程、可燃材料堆场均不应小于5m。正确做法:在建工程、临时消防车道、可燃材料堆场的间距分别不小于5m,5m。可燃材料堆场距在建博物馆间距不应小于14m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m。
(3)固定动火作业场所距在建博物馆间距为12m不妥,临时消防车道位于固定动火作业场所与在建工程之间,临时消防车道距在建工程、固定动火作业场所均不应小于5m。正确做法:在建工程、临时消防车道、固定动火作业场所的间距分别不小于5m,5m。固定动火作业场所距在建博物馆间距不应小于14m,如上图所示。
(4)同理临时宿舍办公区距在建博物馆间距6m不妥,距在建博物馆间距不应小于14m,如上图所示。
(5)固定动火作业场所位于在建工程的西北侧不妥,应位于在建工程的东北侧。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3.1.3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3.2.1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它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3.3.1 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3.3.2 临时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2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3 临时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
4 临时消防车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设施应能承受消防车通行压力及工作荷载。
3.1.5 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宜布置在临时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库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施工现场哪些建筑物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答案】(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
(3)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3.3.3 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除应按本规范3.3.2条的要求设置回车场外,尚应按本规范第3.3.4条的要求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1 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在建工程;
2 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 m2 的在建工程;
3 超过10 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3.3.4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2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3 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4.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用房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临时用房不应超过三层。
(2)临时用房每层面积不应大于300m2。
(3)宿舍每个房间面积(含走道)约为350/7=50 m2,房间面积超出了30m2的要求。
(4)单面布置房间,疏散走道宽度为0.9m不妥,不应小于1m。
(5)建筑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时,应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4.2.1 宿舍、办公用房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2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
3 层数为 3 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
4 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5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 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7 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 50m2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8 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5.在该次动火作业中存在哪些违规之处?
【答案】(1)风力为五级时,应停止焊接等室外动火作业。
(2)现场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应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动火许可证签发人在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前往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落实后,方可签发动火作业证。
(3)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
(4)动火作业前应对现场可燃物进行清理,对于现场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5)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配备灭火器材。
(6)动火作业时,应有动火监护人现场监护,且不应离场。
(7)张x在用手机给李x打过电话后与孙xx逃离现场不妥,张x应先打“119”电话报警,再给李x打过电话,不应逃离现场。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6.3.1 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许可证的签发人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前往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落实后,再签发动火许可证。
2 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
3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然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4 施工作业安排时,宜将动火作业安排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前进行。确需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之后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5 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6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1个监护人。
7 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
8 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在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再离开。
9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
10 施工现场不应采用明火取暖。
11 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及油烟管道应定期清理油垢。
6.关于本项目工程,一路供水,需设消防水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见表5.3.5、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见表5.3.6、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见表5.3.9)
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5的规定。
临时用房的建筑面积之和 |
火灾延续时间(h) |
消火栓用水量(L/s) |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 |
1000m2<面积≤5000m2 |
1 |
10 |
5 |
面积>5000m2 |
15 |
5 |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6 的规定。
在建工程(单体)体积 |
火灾延续时间(h) |
消火栓用水量(L/s) |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 |
10000m3<体积≤30000m3 |
1 |
15 |
5 |
体积>30000m3 |
2 |
20 |
5 |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9 的规定。
建筑高度、在建工程体积(单体) |
火灾延续时间(h) |
消火栓用水量(L/s) |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 |
24m<建筑高度≤50m或30000m3<体积≤50000m3 |
1 |
10 |
5 |
建筑高度>50m或体积>50000m3 |
1 |
15 |
5 |
A.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至少54m3
B.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至少144m3
C.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至少198m3
D.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至少54m3
E.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至少198m3
【答案】BD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5.3.2临时消防用水量应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与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5.3.3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较大者确定,施工现场火灾次数可按同时发生1次确定。
5.3.16当外部消防水源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贮水池。临时贮水池宜设置在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其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施工现场火灾延续时间内一次灭火的全部消防用水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B.单体体积超过1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C.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之和大于1000m2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D.在建工程单体体积大于 5000m3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E.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答案】AC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5.3.7 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2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DN100。
3 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5m。
5.3.8 建筑高度大于 24m 或单体体积超过 3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5.3.15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 的要求;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 2 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
5.3.4 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之和大于1000m2或在建工程单体体积大于 10000m3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当施工现场处于市政消火栓 150m 保护范围内,且市政消火栓的数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可不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8.关于本在建博物馆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结构层可隔层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
B.消火栓接口及软管接口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C.消火栓接口的前端可不设置截止阀
D.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E.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3m
【答案】ACD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5.3.12 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在建工程,各结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火栓接口及软管接口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2 消火栓接口的前端应设置截止阀。
3 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多层建筑不应大于 50m,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30m。
5.3.13 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水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 2 套。
5.3.15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 的要求;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 2 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
9.关于本在建博物馆工程的应急照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B.水泵房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C.消防控制室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D.疏散通道的照度值不应小于1.0lx。
E.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自备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0.5h
【答案】AB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5.4.1 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1 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2 水泵房。
3 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4 高度超过 100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5 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5.4.2 作业场所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的 90%,疏散通道的照度值不应小于 0.5 lx。
5.4.3 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自备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60min
10.关于施工现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0.3m
B.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1.5m
C.燃气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D.燃气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E.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
【答案】AC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相关条文:
6.3.2 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
7 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
……
6.3.3 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2 气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3)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曝晒的措施。
……
3 气瓶应分类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4 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2)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 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
3) 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4) 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 0.1MPa。
5) 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
11.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设置的做法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
A.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采用DN100
B. 临时室外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11m
C.每个室内消火栓处只设置接口,未设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D.在建工程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按火灾延续时间1.00h确定
E.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25m。
【答案】ABC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条文:
5.3.7 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2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5.3.10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 2 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
2消防竖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DN100。
5.3.13 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水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套。【考虑水带接长】
5.3.6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5.3.6 的规定。
表 5.3.6 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在建工程(单体)体积 |
火灾延续时间(h) |
消火栓用水量(L/s) |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 |
10000m3<体积≤30000m3 |
1 |
15 |
5 |
体积>30000m3 |
2 |
20 |
5 |
5.3.15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 的要求;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 2 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
【条文说明】5.3.15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可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及在建工程外围 10m 以下部位或区域的火灾扑救。
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 10m,可基本满足在建工程上部 3 层(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一般较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滞后 3 层,尚未安装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所发生火灾的扑救。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 10m,不足 24m,且体积不足 30000m3的在建工程,按本规范要求,可不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在此情况下,应通过加压水泵,增大临时室外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以满足在建工程火灾扑救的要求。
12.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施工现场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内容包括( )。
A.防火巡查是否有记录
B.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C.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D.临时消防车道是否畅通
E.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答案】BDE
【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条文:
6.1.9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2 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3 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4 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5 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资料来源考试网消防工程师教材精讲班课程,课程试听>>
一级消防工程师模拟考场,包括章节练习、每日一练、模拟试卷、历年真题、易错题等,可随时随地刷题。【在线做题>>】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