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水准测量过程中,若标尺倾斜,则读数( A )。
A.偏大
B.偏小
C.均有可能
D.无影响
12. *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 ACE )。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小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小
E.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都是错误的
13. 两次仪高法观测两点高差得到两次高差分别为1.235m和1.238m,则两点高差为( A )。
A. 1.236m
B. 1.237m
C. 2.473m
D. 0.003m
14.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BE )。
A.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B.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C.次序上先测角后量距
D.布局上由平面到高程
E.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15. 已知AB两点高程为11.166m,11.157m。今自A点开始实施水准测量观测至B点,得后视读数总和26.420m,前视读数总和为26.431m,则闭合差为( D )。
A. +0.001m
B. -0.001m
C. +0.002 m
D. -0.002 m
16. 水准仪读得后视读数后,在一个方格的四个角M、N、O和P点上读得中丝读数分别为1.254m、0.493m、2.021m和0.213m,则方格上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 A )。
A. P、O
B. O、P
C. M、N
D. N、M
17. 水准测量计算校核∑h=∑a—∑b和∑h=H终—H始可分别校核( D )是否有误。
A.水准点高程、水准尺读数
B.水准点位置、记录
C.高程计算、高差计算
D.高差计算、高程计算
18. 自水准点M(HM=100.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MA=+1.021m;再由A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N=105.121m),得hAN=+4.080m,则平差后的A点高程为( A )。
A. 101.029m
B. 101.013m
C. 101.031m
D. 101.021m
19. 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 C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
20.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 A )、从高级到低级。
A.先控制后细部
B.先细部后控制
C.控制与细部并行
D.测图与放样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