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其他安全 >> 模拟试题 >>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与分析》最新模拟试题(二)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与分析》最新模拟试题(二)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6年2月8日]  【

  第三题

  某酒店是由甲市乡镇企业局与乙市某股份公司合作兴建,其中乙市某股份公司出地,占地面积为1250m2,占大楼40%的股份;甲市乡镇企业局出资480万元,占大楼60%的股份。酒店原设计为内部招待所,基建工程于2000年6月动工,2002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楼高9层共31m,建筑面积为7130m2,一楼是大堂、商场,二楼是餐厅,三一九楼是客房。2002年4月~2010年9月,酒店由甲市乡镇企业局直接负责经营,法定代表人是甲市人民政府驻乙市办事处主任欧某。2010年9月,甲市乡镇企业局将酒店整栋大楼承包给乙市某国际贸易公司经营和管理,该公司总经理姜某又将二楼餐厅多次转包。

  起火前,二楼肥肥火锅城由四川人姚某承包,三~九楼客房由姜某负责经营管理,酒店法定 代表人仍是甲市人民政府驻乙市办事处主任欧某。 起火当晚,酒店入住旅客为243人,其中有外地来乙市的旅游团6个,共139人,其他住客及员工共104人。

  2012年7月17日凌晨1时50分时,酒店对面市水产批发市场的一名个体户和一名骑自行车路过的群众,发现酒店二楼肥肥火锅城靠北角的房间起火,即告知在一楼大堂值班的保安员,保安员上二楼看到影碟机房(楼层经理刘某的住室)着火,见房门上了锁,就回一楼打电话找酒店值班经理,未找到人,然后再上二楼拟用灭火器灭火,但不会使用;打开消火栓开关又没有水。此时火已蔓延,该保安员再跑回一楼大堂给各楼层服务员打电话,最后才想起打119报警,市公 安消防局指挥中心于2时16分接到报警,先后调动了5个消防中队,共13台消防车、120名消防员赶到现场灭火救人。其中一消防中队首先于2时20分到达现场,由于采取措施得力,仅用 10min就将火扑灭。

  消防员到场后,三—九楼的旅客纷纷涌向窗口,挥动毛巾、床单、衣物呼喊救命。市消防局 领导采取果断措施,利用4台云梯车,在酒店的东西两侧升高救人,同时组织消防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各楼层,采取背、抬、扶等方法,共抢救和疏散222人。事故致使9名消防队员吸入浓烟晕倒在现场,负伤住院。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为保证疏散的安全,疏散楼梯间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

  2.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灭火器?

  第四题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了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该工段414m2的厂房全部被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和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和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第五题

  ×年×月×日,某造纸厂发生了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

  事故当日,该厂工人于早上7时停机,经过往浆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并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但至当日下午4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形似一个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个40cm x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S)的浓度为55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和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在造纸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洗涤和漂白的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和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 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未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耪情况下进行的。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

  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要求厂方提供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时,厂方虽说有,但却找不到。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和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道预防措施,更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救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哪些?

  4.结合本案例,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C 2.C 3.D 4.ABCD 5.BCD6.ABDE 7.ABCE

  第二题

  1.C 2.D 3.D 4.C 5.ABCD6.ACE7.ADE8.ABD

  第三题

  1.为保证疏散的安全,疏散楼梯间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并应设置楼梯间(室外楼梯除外),便于双向疏散。

  (2)靠近电梯间布置,将人们经常使用的路线和应急路线结合起来,利于快速疏散。

  (3)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取安全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门形式, 并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队的救援行动。

  (4)楼梯间(除与地下室相连的楼梯和通向高层建筑避难层的楼梯外)竖向要保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5)避免人流交叉。

  (6)(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割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宜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8)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楼梯间及其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及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9)首层楼梯间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10)居住建筑内的可燃液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局部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2.建筑灭火器使用和维护的正确方法: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和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外的地点。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规范规定。

  在卤代烷灭火器定期维修、水压试验或作报废处理时,必须使用经国家认可的卤代烷灭火剂。已配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人防工程内的所有卤代烷灭火器,除用于扑灭火灾外,不得随意向大气中排放。在非必要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场所已配置的卤代烷灭火器,当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时,应将其撤换,并应作报废处理。

  第四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该起事故的问接原因是: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处理建议如下: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 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有: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和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1 2 3
责编:stone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